艾草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子有香氣,可內服外用,被譽為“草中鉆石”。自古艾草就是重要的民生植物,《詩經.王風.采葛》曰“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卑菘梢詮摹懊袼住?、“食用”、“藥治”、“灸療”四方面進行開發利用。

一、 民俗

(1)掛艾

中國端午有“龍舟渡大江,艾草香滿堂”的佳句。在古代,無論是民間還是宮廷,端午節都有用艾的習慣。端午掛艾有祛病、驅毒、避邪的功效。

(2)戴艾

我國自古就有“清明插柳,端午戴艾”的諺語。民俗學家認為“虎”在中國文化史上有著顯著的地位,艾虎是用艾草扎成老虎的形狀,端午戴艾虎已有千年以上的歷史,宋代最為盛行。


(3)艾浴

早在古代女孩子出嫁前要用艾草浸泡過的水沐浴,其目的不僅是為了清潔身體,還有為自己祈福。我國有一些地區有“洗三朝”的風俗習慣,“洗三朝”一般是在嬰兒出生后第三天洗一次艾草澡,認為三朝洗得好壞直接關系到小孩的皮膚健康。


二、 食用

我國自古就有藥食同源之說。艾草是保健價值十分全面的藥食兩用食材,我國民間有“多吃艾草,長生不老”的說法。我國自古就有藥食同源之說。艾草是保健價值十分全面的藥食兩用食材,我國民間有“多吃艾草,長生不老”的說法。

(1)艾草美食

我國民間有“三月三,吃蒿子耙”的習俗,國人春天常會食艾,通常艾草會被用來制作艾草青團、艾草糍粑、艾草飯、艾草糕、艾草粿、艾草水餃等食品,主要目的是為了讓身體得到凈化。


(2)艾草點心及食品配料。


艾草除了可以做成上述美食之外,還普遍被用來做各式點心。


(3)艾草茶

自古艾蒿就被作為中草藥用來制茶,中國和韓國都有飲用艾草茶的習慣。艾草不但可以單獨制茶,還可以與其它材料混合泡茶。

三、 藥治

《春秋外傳》有“國君好艾,大夫知艾”??篆[之《艾賦》有“奇艾急病,糜身挺煙”等記載。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產于山陽,采以端午,治病灸疾,非功小補”。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流行著“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的諺語。

(1)燃艾驅蚊防疫

在我國,艾草預防瘟疫已有幾千年的歷史,煙熏艾草是一種簡便易行的防疫法,艾草不僅是綠色驅蚊藥,更是天然的防腐劑。


(2)艾草產品的逐步開發

我國自古就有艾草制劑的藥用記載,東漢張仲景的《金匱要略》載有膠艾湯。東晉葛洪《肘后備急方》中記載了治療白癜風的酒劑……由于艾草藥用價值非常顯著,近年來中日韓都加緊了艾草產品的開發,同時還加強了艾草資源及產品的出口。

(3)艾草治療疾病譜不斷擴大。

我國自古就有“歲多病,則艾先生”的說法。古代就有一些關于艾主治疾病的記述,陶弘景說艾可“以灸百病”,李時珍除了說“灸治百病”,還羅列了“可做煎”、“搗汁服”、“水煮及散丸任用”各種用法以及可治多達49種疾病的處方。多年來,國內外學者以艾草的藥性理論為基礎,運用現代科學技術和試驗方法對艾葉的藥理作用進行了大量研究?,F代醫學證明:艾葉具有平喘、鎮咳、祛痰、抑菌、抗過敏、護肝利膽、鎮靜、軟化血管等作用。

四、 灸療

針灸是“針”和“灸”的合稱,如果以時間的先后為序,灸療的歷史比針療更加久遠。原始社會,祖先們在烘烤食物或取暖等使用火的過程中,發生灼傷,結果使原有病痛減輕或消除,于是主動用火熏烤或燒灼治療更多的病痛,便是灸療的起源。

艾草的綜合利用
24小時服務熱線
400-838-6848
暨晴人工客服
暨晴公眾號
在線客服
 
 
 
 
 工作時間
周一至周五 :8:30-20:00
周六至周日 :9:00-22:00
 聯系方式
客服熱線:400-838-6848
郵箱:jq@geech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