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展示3264
什么是紅腳艾
形態特征
分布范圍
資料信息
歷史沿革
發展
栽培技術
主要價值
食用價值
     羅浮山紅腳艾是菊科蒿屬植物南艾蒿(Artemisia Verlotorum Lamotte)的地方品種,又稱“鮑姑艾”,發現于廣東省惠州市博羅縣羅浮山附近。
     羅浮山紅腳艾主根較細長,側根多,成熟后根部顯紅色。莖基部、葉柄、表面葉脈紅褐色,莖、嫩芽微被短柔毛,嫩芽卷合,灰白色。四至六片完全葉,葉紙質,莖下部葉近圓形或寬卵形淺裂;中上部葉卵形、長卵形或寬卵形,二回羽狀淺裂。
       紅腳艾歷史上主要分布于嶺南地區,南??h、番禺縣、惠州市、博羅縣、羅浮山等地區皆有縣志及通史記載,但近代以來對其的研究與利用很少。直到1989年,廣東中醫藥大學楊順益教授對紅腳艾進行研究論述,但其爭議較大。 廣東暨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科研團隊從2014年開始做全國艾草植物資源與民俗調查時,在廣東博羅羅浮山附近發現了八棵羅浮山紅腳艾原種,經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標本館劉恩德高級工程師鑒定品種為南艾蒿(Artemisia Verlotorum Lamotte)。在此基礎上經過選育、擴繁,形成羅浮山紅腳艾的標準化種植規范,畝產可達8000斤以上。目前,暨晴公司采用“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已建設起數千畝羅浮山紅腳艾的GAP種植基地。
1 靳士英,林寧,靳樸.嶺南醫藥啟示錄(三)[J].現代醫院,2007(3):75-76.
2葛洪[晉].肘后備急方[M],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16-1.
3 中國藥典2015版[M],89頁(艾葉).
4 邢澍祺,黃麗華,李杰等. 紅腳艾營養成分分析與評價[J].待發表.
      廣東省惠州市羅浮山是我國的道教名山,也是我國南傳艾灸的發源地。一千六百年前,東晉醫家葛洪、鮑姑夫婦在此救死扶傷?,F在在羅浮山景區內,還有一個景點叫“洗藥池”,據傳這是葛洪夫婦當年洗滌中草藥的地方。
                                       鮑姑醫術精湛,擅長灸法

      因以當地盛產的紅腳艾灸治贅瘤與贅疣而馳名廣州,是我國歷史上第一位女針灸家。因此紅腳艾也被稱之為“鮑姑艾”“神艾”。對于鮑姑的神奇醫術,史書記載:“每贅疣,灸這一炷,當即愈。

不獨愈病,且兼獲美艷?!爆F在廣州越秀山下有鮑姑井,相傳她以井泉及紅腳艾為醫方,活人無數。后人為紀念她,在廣州越秀山三元宮內設鮑仙姑殿,題詞曰“就地取材紅艾古井出奇方,妙手回春虬隱山房傳醫術?!彼未叫湃嬗性姟鄂U姑井》:“為覓丹砂到海濱,空山廢井已生塵。不將一滴蘇焦槁,神艾虛傳解活人?!睂懗隽俗髡唠m然與葛洪夫婦年代相隔久遠,但仍為其夫婦雖然隱居山林,卻仍行醫濟世,治病救人的做法所感動。
     葛洪在其《肘后備急方》錄有鮑姑灸法九十余條,對灸法的作用、效果、操作方法、注意事項等都有較全面的論述。

1、整地施肥 要求土壤犁翻深度為30cm以上;處理后細碎如花生地,松軟;表層10cm以內無雜草根殘留;畝施有機肥200kg,拌至土壤中,開廂,平整為龜背狀,廂間開溝。

2、移栽定植 行株距30cm×25cm,畝約6000-7000株。
3、田間管護 定植后淋足定根水,之后25天左右進行中耕除草1次。 苗高30cm左右時,畝施艾草專用提苗肥20~40kg,追肥也可與中耕松土一起進行。
4、收獲 株高約50-60cm時收割,莖葉分離后,攤曬在太陽下曬干,或者低溫烘干,打包存放。這是第一茬。7月中下旬,選擇晴好天氣收獲第2茬,10月上旬收取第3茬,12月上旬收取第4茬,并進行挖根清地處理。
     藥用價值 廣東暨晴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科研團隊運用超臨界CO2萃取與分子蒸餾聯合的方法提取紅腳艾葉精油,并對紅腳艾揮發油進行分析。得到的紅腳艾揮發油顏色淡黃,氣味清香,其中的氧化石竹烯、β-石竹烯、桉油精等成分含量較高,符合中國藥典的規定。而側柏酮的含量極低,低于0.25%。此外還含有黃酮類物質及各種微量元素如Ca、Zn等。紅腳艾成分的獨特性和優越性,使其具有抗菌,消炎,抗過敏等作用,還有抗疲勞,增強免疫力等功效,現在廣泛應用于日用品、保健、美容以及醫藥方面。廣東暨晴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已開發出官山紅艾葉(用于泡澡、泡腳等)、艾葉枕頭、艾葉精油、艾條、洗手液、艾葉面膜等。
       羅浮山紅腳艾中膳食纖維含量高達59.6g/100g,蛋白質(18.9g/100g)含量次之,脂肪(5.5g/100g)與可利用碳水化合物(6.0g/100g)含量較低。同時含有多種礦物質元素,其中Ca的含量最高(1.25×104 mg/kg)。羅浮山紅腳艾蛋白中必需氨基酸占總氨基酸的40.97%,必須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值為0.69,符合FAO/WHO推薦的理想蛋白模式;蛋氨酸+胱氨酸RC值最低,為第一限制氨基酸;功能性氨基酸含量豐富,占總氨基酸的53.6%。且因其極低的側柏酮含量,急性毒性試驗表明,羅浮山紅腳艾分級為實際無毒。羅浮山紅腳艾具有獨特的營養成分結構,在日常食用和保健食品的開發利用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傳統上,嶺南人民,尤其是客家人,通常會用艾草制作艾草青團、艾草糍粑、艾草飯、艾草糕、艾草粿、艾草水餃等各種食品。廣東暨晴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正在開發各種艾葉風味的糕點、艾葉茶等食品。
24小時服務熱線
400-838-6848
暨晴人工客服
暨晴公眾號
在線客服
 
 
 
 
 工作時間
周一至周五 :8:30-20:00
周六至周日 :9:00-22:00
 聯系方式
客服熱線:400-838-6848
郵箱:jq@geeching.com